欢迎您进入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双凤开发区金梅路188号(蒙城北路与金梅路交口向西1500米)

邮箱:hfgrkj@sina.com


国瑞建筑科技服务热线:

0551-68998808

《创新路径 推广应用宜居型装配式农房 助力乡村振兴》——国瑞公司董事长仇多宏在绿色建材助力乡村振兴技术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为贯彻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生产应用的通知》(市监认证〔2020〕89号)的要求,10月27—29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办,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协办,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绿色建材助力乡村振兴技术交流会在合肥顺利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强、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方廷勇、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处长刘敬疆、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刘继朝、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王荣村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部分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绿色建材、绿色农房企业代表二百多位嘉宾参加了会议。

会上国瑞公司董事长作了题为《创新路径  推广应用宜居型装配式农房  助力乡村振兴》——合肥市长丰县先行先试打造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安徽样本 专题发言,全面介绍了近年来长丰县先行先试,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契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推广应用宜居型装配式农房试点工作成功经验,发言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和与会嘉宾的高度肯定。现将发言稿全文转发。

 

创新路径  推广应用宜居型装配式农房  助力乡村振兴——合肥市长丰县先行先试打造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安徽样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贯彻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快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推进绿色建材在新型农房中的应用推广。今天来自住建部及全国各地绿色建材、绿色装配式农房行业领导、专家相聚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出席绿色建材助力乡村振兴技术交流会,共同探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绿色建材、宜居型装配式农房技术创新、发展路径及产品应用。我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及各位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因参会人员众多,对新老朋友照顾不周,还请海涵。

 

在没有汇报之前,我用三分钟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概况,公司位于合肥市北城岗集工业园,是一家集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研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制造安装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安徽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公司创建的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建筑技术体系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合肥国瑞公司创始人,本人原来一直从事路桥工程建设和房地产业务,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随安徽省援建团队,参加了重灾区松蕃震后重建工作,亲眼目睹了地震现场所发生的一切,那些场景对内心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既使事隔十多年仍然难以平复。作为一个建筑工作者,如何为广大农民建造出既安全抗震又经济舒适的宜居型农房,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我的心头。2010年6月我们组建建筑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团队,专门研究农房生产与建造。为了了解发达国家绿色农房发展历程,学习其先进的建筑工艺、生产建造技术,研发团队多次访问欧美、日本等国家,同时对我国农村建筑市场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入考察了农村住宅情况、经济发展现状,认真研究国家及各省、市关于建筑业,乡村建设,旅游、养老等行业相关政策。在对国内外广泛调研并邀请知名专家充分论证基础上,2013年12月注册成立了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0月公司正式对外运营。

 

公司自2015年10月运营以来,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00万元,2017年实现2200万元,2018年实现6000万元,2019年实现1.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已实现1.7亿元,全年将突破2亿元。

因合肥市大建设北三环魏武路、金梅路建设工程需要,现有工厂面临动迁,现有生产基地一直未能进行扩建。

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皖中、皖南、皖北三大产业基地。已在长丰县吴山镇、东至县大渡口镇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其中吴山镇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占地100亩,东至县安东国瑞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基地占地200亩,预计明年6月份投产,届时实现年产12万立方米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能力,为年施工36万平米装配式建筑提供部品部件。2021年,公司拟在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投资建设装配式基地产业基地,目前已签订《投资框架协议》,项目规划占地200亩,达产后实现年产8万立方米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能力。

 

                                     

建设皖中基地▲国瑞长丰县吴山镇新工厂

 

建设皖南基地▲安东国瑞东至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拟建皖北基地▲与淮北市和杜集区政府签订投资框架协议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立足本地、辐射全省、全国布局、推向全球”的战略定位,凭借智能装配绿色建筑全产业链优势和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影响力,立足安徽省,加速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上述三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成后,辐射半径将覆盖安徽全境、豫东南、鲁南、苏北、赣北、浙东2亿多人口大市场,公司将成为区域内具较强竞争力绿色装配式农房领军企业。

下面我向大会汇报《创新路径  推广应用宜居型装配式农房  助力乡村振兴》——合肥市长丰县先行先试打造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安徽样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我国农民住房条件有了大幅改善。但长期以来,农房建设处于自建自管自用的状态,建设管理和技术指导不足,存在功能不完善、资源能源消耗严重、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影响了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具有安全实用、节能减废、经济美观、健康舒适、建造快捷等优点,推进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房建筑质量,改善农房舒适性和安全性。近年来,合肥市长丰县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契机,开展推广应用宜居型装配式农房试点工作,五百余户村民住上了“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装配式农房。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经验。

 

一、长丰县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规模和成效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建房缺乏规划管理和建房管控,农村村庄布局散乱,房屋坐落无序,风貌杂乱、宅基地使用率低。由于存在建新不拆旧,风貌混杂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农村“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2015年,长丰县启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项目建设统筹田、水、路、林、村、矿等,结合土地整治、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统一规划村庄布局,统一拆除破旧危房,统一安置,统一配套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靠近集镇或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居住地规划选址重新建设中心村。为了让农民群众充分体验到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住上宜居型装配式农房。长丰县先后在义井乡、吴山镇、双墩镇等乡镇土地增减挂安置房项目中开展推广应用宜居型装配式农房试点工作,目前已建成宜居型装配式农房500余幢,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农房建筑风格为江淮民居风格,户型丰富多样,单体建筑面积从100—160平方米不等,项目建设采用了一系列装配式建筑创新技术,提高了农房建筑质量,改善农房舒适性和安全性,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

 

二、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创新路径

 

为加快宜居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近年来长丰县在农房建设管理中探索出了一条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路径,这一创新机制尊重了农民安居需求和农房建设实际,激发了农民建设宜居型装配式农房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项目建设中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长丰县从2012年前的贫困县跃居为全国百强县综合实力第81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建设用地指标需求,为了弥补建设用地指标短缺,有效保障城乡经济建设。近年来,长丰县实施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就是将村民原有破旧危房拆除,把房前屋后的荒塘废沟、闲置空地复垦为耕地,用增加的耕地面积置换出新的建设用地指标。

据吴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实施前村民户均占地1.63亩,项目实施统一安置后,户均占地仅0.4亩,户均节约用地1.23亩,同时相应增加建设用地指标1.23亩;二是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提升了乡村风貌。宜居型装配式农房以节能环保绿色建材取代低劣建材,在施工环节以高效装配化、集成化、标准化作业取代传统作业,质量安全更有保障,可自保温墙体、楼面、屋面,能够实现良好的节能保温和通风采光功能,便于配置厨卫水暖等生活设施,大大提升农房宜居性,同时建筑设计师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及传统建筑文化要素标准化设计,农房造型更美观。三是盘活了项目建设资金,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出来后,长丰县按28万元/亩标准奖补给实施项目乡镇,乡镇将该笔资金全部用于房屋拆迁补偿、农田复垦、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奖补资金及安置小区配套建设费用。如吴山镇、双墩镇对在安置房项目中采用宜居型装配式钢结构农房建设的,每平方米给予600元的奖补。镇政府同步完善小区道路、绿化、亮化、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装配式农房安置小区建设标准达到城市新建小区水平,并将拆迁后土地复垦成高标准农田交由拆迁农户耕种。

 

在项目推进中,为了让农民群众更多了解宜居型装配式农房优良性能,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宜居型装配式农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组织乡镇、村有关负责人到装配式农房生产企业、装配式农房建设示范项目参观考察,提升公众对装配式农房宜居、环保、节能优势的认知度。在推进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中,村委会集中组织村民到装配式农房生产制造企业、装配式农房示范项目参观考察,让村民对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外观设计、功能布局、材料选用、生产安装过程、建造工期,防震防风安全性、装饰装修、性价比作全方位考察,充分了解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安全实用、节能减废、经济美观、健康舒适、建造快捷等优点。

 

企业主导。为加快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近年来长丰县重点培育了以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装配式农房龙头生产施工企业,支持装配式农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创新技术体系,制定标准,做好示范。如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合肥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等单位联合编制了安徽省建设工程团体标准《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建筑技术规程》,该标准为安徽省宜居型装配式农房的设计、施工、验收提供了依据。

 

在农房户型设计中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农户安居需求,依据当地气候变化、地域风貌、民俗风情、文化传承、建筑风格、功能需求,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根据家庭人口类型分为经济型、改善型和小康型,供村民选择。如吴山镇官府社区,考虑到村民生产生活实际,每户均设计为前有阳台,后有院子为农具和农作物提供储藏、晾晒空间。在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农房企业严格执行《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建筑技术规程》、《合肥市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手册》等技术标准,坚持推行装配式施工员上岗制度,带图施工、带图验收,会同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监理,确保工程质量。

农民主体。在建房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一是村民委托。在村民与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筑企业达成建房意向后,村民出具委托书委托村委会统一负责建房相关事宜。二是村委牵头。村委会牵头组建村民建房理事会,所有建房村民均为理事会成员,选举产生理事会核心管理层,理事会在村两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建房理事会与农房企业签订建房合同,并聘请监理公司对农房工程质量、工程建设进度、进行监督管理。政府建装配式农房专项奖补资金与村民缴纳的建房款统一存放理事会设立的农房建设专户,理事会根据建房合同及工程进度拨付建房工程款。

社会参与。在宜居型装配式农房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下,带动了本地一批传统建筑企业及施工队伍转型,参与农房工程施工建设。一批在外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招募本村或邻村游散建筑工匠组建装配式农房建设劳务公司,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后承揽装配式农房施工业务,在培养了大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带动传统建筑施工队伍转型的同时,又解决农民工当地就业,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近年来长丰县装配式农房企业通过开办建筑工匠技能培训班形式,累计培训装配式建筑施工人员超过10000人次,带动数家传统建筑施工队伍转型。装配式农房建设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装饰装修材料企业抱团发展,目前长丰县吴山镇正在打造百亿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园区。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路径,规范了农房建设从“建房资金、施工图纸、施工过程、竣工验收、档案资料”全方位管理,确保了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同时充分调动了村民建造宜居型装配式农房积极性,据了解,村民在原有老旧农房拆迁补偿外只需拿出少量资金就分得100平方米至160平方米现代宜居型农房。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均为带庭院二层精装修楼房,基本实现拎包入住。村民建造宜居型装配式农房积极性高涨,需要安置的群众主动要求建装配式农房。试点工作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在充分总结长丰县推广应用宜居型装配式农房经验基础上,合肥市2020年3月发布的《2020年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各县区试点任务:全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示范区及农村住房连片改造等建设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达到2000户以上, 各县(市)区原则上应有一处200户以上的装配式农房集中示范村庄。为规范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设管理,合肥市城乡建设局颁布了《合肥市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手册》(轻钢农房建设篇),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区宜居型农房建设试点工作,并向周边地区辐射。

 

 三、持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建起来了,长丰县又在“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提升乡村风貌上下功夫。几年来新修、硬化道路数百公里,实现社区内部道路全硬化。栽植各种花卉、桃树、梨树、枣树等本地果木树种,推行“林长制”工作管理。安装太阳能路灯近千盏,亮化街头游园。兴建污水处理站、农民休闲文化广场、农民大舞台。整治巷道卫生死角,清理各类垃圾,整治大小塘坝和渠道。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

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近年来长丰县持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活动坚持以社区(村)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社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城乡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路径,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一是落实“门前三包”制度,防止建成后出现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二是加快构建“四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三是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积极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共同珍惜和维护好优美、整洁、有序的美好家园。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的推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最为关键的一环。改革开放40年,农民群众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着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以适应新时期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谋划当下农房建设是我们每一位建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习总书记说:“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农民群众的福祉,在党的领导下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探索到适应不同地区为农民建房的创新路径。

 

最后,祝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