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
-
-
-
-
技术研发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比例高达12.5%。花数百万元配备了先进齐全的科研设备,设立了企业研发中心。公司积极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从强化人才培养、强化科技创新、强化产品研发、强化产品质量入手,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公司科研团队先后引进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领域知名专家丁成章教授等高端人才,全力打造一流科研创新团队
-
建筑体系冷弯型钢结构体系是一种密肋型板墙体系,源于轻木结构。该体系以“肋”(间距一般为400~600 mm的冷弯型钢墙柱、楼盖梁和屋盖梁)承受重力荷载并要求上下对齐直接传递重力荷载,以“板”(各类剪力墙板)抵抗由地震荷载和风荷载产生的侧向作用力
-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十四五”规划强势开局 | 长丰:创新赋能 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为确保开好头、起好步,今年,长丰县着力实施“创新赋能”等多项工程,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激发创新机制活力,全面塑造创新驱动新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创新赋能 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眼前徽派建筑风格的新农房,清新淡雅、古朴大方,全部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成。
这是长丰县双墩镇富民村的安置房,地块总用地面积75.82亩,共设计联排住宅105户,每户均有两层,建有地上机动停车位190个。
此外,紧邻住宅还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包含卫生室、多功能活动室、综合服务大厅以及乡村大舞台等配套设施。
据介绍,这种装配式钢结构的建筑,比传统建筑方式省时近半年时间,也更为绿色、低碳环保。
目前,长丰县多处旅游文化地产、美丽乡村、特色小镇都采用了这种新型的建筑体系。
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岗集工业园,是一家集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研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制造安装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多年来,秉承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命力,公司通过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深度合作,率先研发出结构、保温、围护一体化复合墙板,创建了国瑞冷弯薄壁型钢-轻聚合物复合墙体建筑技术体系,目前已取得发明专利170余项,涵盖新型墙体材料,智能制造设备,生产、施工工艺等多个领域。
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合肥大科学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引领“升级版”,是2021年长丰县实施创新赋能工程的重点内容。
与此同时,长丰县还将加快“一区六园”发展,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创新平台,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实化合工大、安工大等平台作用。
位于长丰双凤经开区的合肥“智慧农业谷”是由合肥北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出资打造。
2020年6月组建以来,主要规划建设“一院一园一基地”,即: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智慧农业制造装备产业园和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重点围绕农业传感器、大数据、机器人、新材料、绿色农业、康养农业等领域,实现人工智能与农学深度融合,打造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一流科研成果,实现就地转化、形成产业、推动并引领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目前,合肥“智慧农业谷”第一个重量级产品:高通量土壤成分智能检测机器人已研发成功,这也是长丰县实施“创新赋能工程”,在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方面作出了良好开端的一个缩影。
在壮大创新主体规模上,长丰县出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实施“春苗行动”,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提升帮扶措施,力争新增高新企业50户,着力构建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雁阵发展梯队。
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确保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件以上。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去年以来,长丰县强力推进新时代“长丰英才”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培育,全年新增高层次人才20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个,培养技能人才、专业技工1000名以上。这些人才政策都是根据县内经济支柱产业等实际情况制定,瞄准了长丰需求,体现了长丰特色。
今年,长丰县将大力实施创新赋能工程,深化“一区六园”发展机制,实行园区管理新模式。
组建长丰科技企业创新联合体,成立“专精特新”产业联盟,加强人才交流,开展联合攻关,推进资源共享,实现“抱团发展”。
强化科技与金融互动机制,探索设立科创成果转化基金,推广科技型企业“科创贷”,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企业创新注入不竭动力。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