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吴山镇牌碑路与青年路交口

邮箱:hfgrkj@sina.com


国瑞建筑科技服务热线:

13956034318/13955128846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产业换挡加速


近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碳达峰及碳中和政策目标的提出,对传统建筑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装配式建筑等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预制式生产、装配化安装、信息化管理,不仅能有效减少现场施工带来的噪声及粉尘污染,同时也将大范围降低碳排放。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各项工作的推进,装配式建筑在绿色环保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行业发展也有望提速。

事实上,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已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3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发布的《关于2020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的通报》显示,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完成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的到2020年达到15%以上的工作目标。多家机构的研究报告也指出,虽然我国装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但已处于快速增长中,碳达峰与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提出将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4000亿元。
 
装配式建筑简单理解,就是“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像组装汽车一样组装楼房”,所有的“零部件”都在构件预制工厂完成,再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最后在塔吊等机械的配合下把构件组装完毕。这样的新型建筑,没有了传统建房飞扬的尘土和刺耳的噪音,也看不到散落一地的钢筋、混凝土、保温板,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成型的墙板、楼梯等“零件”。这样一来,施工现场作业量大大减少,建筑垃圾和空气污染也将大大减少。
 
政府加持下,工程建筑愈发“绿色”。2013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就开始密集出台关于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各省市也积极细化和完善政策措施,各种扶持政策及补贴标准都陆续出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省、河北、湖北省、湖南、四川、山东、福建、安徽、甘肃等多省都公布了补贴标准和发展目标。“十三五”规划中更是直接对装配式建筑提出量化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达15%,2025年占比提升至30%。而刚结束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装配式建筑继续成为两会关键词,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长陈锦石甚至直接建议“在政策上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占比。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激励政策扶持建筑工业化项目”。那么,市场内生动力增强叠加政策驱动,行业发展换挡加速毫无悬念。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依然较低。发达国家建筑现代化推进较为成熟,装配式建筑渗透率较高,代表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它们早在2017年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就达到或超过70%,2018年日本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更是高达90%;而对比之下,我国2017年渗透率仅8.4%,2018年也只是提升至9%,渗透率增速较慢。虽然近年渗透率已大幅改善,2019年甚至提升至18.4%,提前完成2020年设定(15%)的目标,2020年渗透率也继续增至20.5%。但与发达国家70%-90%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目前的装配式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生产(水泥、钢铁、木材等)和设备供应(构件生产设备、运输设备等)。中游是装配式建筑,是整个产业链核心,可以细分为为建筑设计、产品研发、构件加工、建筑施工、装饰装修以及运营管理等等。而下游是项目开发和物业管理,前者主要是开发不同种类的建筑项目,例如工业建筑、住宅、酒店、办公楼、道路以及桥梁建设等。下游角度一般都是头部地产企业承包。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处于装配式建筑的上游,目前国内发展具有设计难点多、技术门槛高、行业面临颠覆性洗牌、先发企业具优势的特点。
 
构件加工:构件加工涉及原材料设备、生产设备和模具等。原材料设备例如套筒灌浆料、套筒、一体式门窗以及外墙保温材料等。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流程需要专用设备,而且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出于防漏水角度,对构件拼接安装要求较高。
 
装饰装修:装配化装修处于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的“末端”,相较于预制构件生产、主体结构施工等环节,装配化装修受到市场重视和关注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众多利好条件的加持下,目前装配化装修已在长租公寓、保障房、快捷酒店、办公楼等领域得到大量运用,并不断向中高端住宅领域扩张。
 
管理运营:管理运营涉及工程验收和工程检测,工程检测同样技术要求极高,需要红外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等,目前主要是实验室检测和第三方检测。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高增长带来的房屋建设需求及廉价人力资源是传统建筑发展的内生动力,当人口红利不再,产业升级时代来临,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主攻方面,现在叠加碳中和大背景的政策加持,装配式建筑产业换挡加速,将步入高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