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双凤开发区金梅路188号(蒙城北路与金梅路交口向西1500米)

邮箱:hfgrkj@sina.com


国瑞建筑科技服务热线:

0551-68998808

一名国瑞项目经理的诗和远方


冯骥才说: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城市中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建筑,也许在行色匆匆、车水马龙的间隙已被我们忽略,然而它们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映像,是一座城市在人们心中最直白的记忆,从事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的董后建和他的团队就是城市和乡村记忆的铸造者。

十多年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生涯,董后建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钢结构建筑,但他从未后悔,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脚踏泥土、仰望星空,与钢构件为伴,心存诗和远方。

董后建于2017年放弃了深圳一家知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企业高薪职位,毅然回到家乡合肥加盟了合肥国瑞公司担任项目经理。正如他所言,回到家乡工作一是可以更多地照顾家人,二是国瑞公司这一平台能让自己能实现更大的人生抱负。巢湖农商行综合楼、肥东龙栖地湿地公园游客接待中心、长丰杜集鸟岛游客接待中心、东至安东集团综合楼等项目工地都见证了他的青春和汗水。从古至今,中国建筑走过了千年的岁月,每个时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多样的形式。这些建筑背后都隐藏着项目管理人员的专注、执着和力求完美,体现着匠人的“匠心巧思”。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信念,一种态度,一种精神。

坚守“工匠精神”,追求建筑品质

 

地产大佬王石曾经说过:所谓“工匠精神”,首先无非是从业者热爱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其次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也可理解为“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董后建就是这样人,他带领团队恪守工程质量,秉承匠心之道,在时间的沉淀下,怀揣一种朴素的“匠人情怀”保障着建筑工程质量,以严谨完善的施工工艺,展现着品质之美。秉承“让建筑更安全”的初心,执着于“做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的态度做建筑。



做项目经理,他落实责任、严格制度、强化管理,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他每天深入工地,查漏补缺,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防患于未然,做好工程质量的把关人。肥东龙栖地湿地公园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开工不久,天气持续阴雨,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董后建带领项目部成员共同策划,根据工期对整个工程作出总计划,再根据工程的各个阶段做出更详细的阶段性节点计划。根据计划分析投入的人力物力、安装工具、设备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施工过程中,再根据工程实际实施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不断优化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由于科学调度,狠抓现场管理,精细施工,确保了工程项目如期峻工。项目工程质量受到了业主方及工程监理的肯定与称赞。

 

每个工程项目都具备各自的特点,董后建在工程前期经常与建设施工单位沟通,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做出客观归纳与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合理意见。他信守承诺,严格按照施工单位要求和国家规范标准进行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工程质量。“细微之处见真章”,细微之处彰显非凡品质。董后建施工过程中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为国瑞工程项目质量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刻苦钻研,打造学习型项目部


董后建常说: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造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建造方式,施工安装过程使用了大量新工艺、新技术,项目管理人员只有紧跟技术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胜任本职工作。董后建在项目部成立学习小组,购置各种规范、图集,定期对项目人员进行知识技能考核;针对项目人员长期在野外,项目部通过制定学习规划,定期组织学习讨论,采取业余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网上交流与短信平台相结合、专人讲课与研究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提高项目部成员学习能力,增强知识储备。让项目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作风。与此同时,董后建还带领项目管理人员,充分利用项目管理人员丰富的创新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公司相关技术规程、工艺、工法的编制与修订,为不断升工程项目安装工艺水平做贡献。

“舍小家,顾大家”,奉献彰显担当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常年在工地,生活艰苦,大多无双休,唯一的假期是过年,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舍小家,顾大家”,这就是项目经理的职责,这就是项目经理的担当。正是在这种不畏艰苦、不惧寂寞、不甘平庸中,董后建带领团队筑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为美丽中国建设增添锦绣,构造了属于自己也属于城市和乡村的独特记忆。

像董后建一样,一个个优秀国瑞项目经理的诗和远方:不忘昨天,不愧今天,用奋斗赢得明天,他们就是国瑞奇迹的“建”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