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
-
-
-
-
技术研发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比例高达12.5%。花数百万元配备了先进齐全的科研设备,设立了企业研发中心。公司积极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从强化人才培养、强化科技创新、强化产品研发、强化产品质量入手,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公司科研团队先后引进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领域知名专家丁成章教授等高端人才,全力打造一流科研创新团队
-
建筑体系冷弯型钢结构体系是一种密肋型板墙体系,源于轻木结构。该体系以“肋”(间距一般为400~600 mm的冷弯型钢墙柱、楼盖梁和屋盖梁)承受重力荷载并要求上下对齐直接传递重力荷载,以“板”(各类剪力墙板)抵抗由地震荷载和风荷载产生的侧向作用力
-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装配式建筑概念股票倍受资本市场亲睐,中金发布研报看好装配式建筑构件和设备生产龙头企业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上半年各地密集推出万亿投资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江苏、北京、云南、福建、河南等10个省市推出2020年重点工程项目清单,以交通基建和制造业为主。如云南2020年将推出52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河南发布980个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3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8372亿元;四川省2020年重点项目700个,计划总投资约4.4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6000亿元以上。据统计,10个省市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约为25.5万亿元,202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4.34万亿元。
事实上,在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会议上,稳投资作为重要政策工具被凸显出来。从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的进度推进到各类要素的配给,以及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中,各地都强力稳投资。以扩大基建规模稳定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再次受到瞩目。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
未来“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四“新”,包括新的地区、新的主体、新的方式和新的领域。比如要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
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之外,还有没有更有代表性的行业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在抗疫大战中,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先后拔地而起,让市场充分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的效率与优势。它也让我们认识到,号称新一代“基建狂魔”的装配式建筑,是新基建具代表性的方向。

近期,A股市场建筑、以鸿路钢构为代表的装配式块概念股涨如虹,其中鸿路钢构从2月4日低点9.55元/股,升至今天高点34.57元/股,不到半年,区间涨幅262%,北新建材、精工钢构等装配式概念股股价也屡创新高,成为大资金抢筹对象和市场关注热点。今年以来中金、平安、天风、兴业等券商相继发布行业研究报告,纷纷调高装配式建筑相关概念股综合评级。
中金研究报告认为,2016年起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进入快速推广阶段,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技术变现渠道,企业面临盈利快速增长的机遇期。考虑到产业链各环节受益顺序、需求增速、行业格局存在差异,我们认为构件和设备环节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增长。我们看好变现渠道畅通、业绩释放确定性强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看好结构件龙头企业,建议关注装配式装修龙头企业和塔吊租赁龙头。
行业空间:到2025年新开工面积复合增速有望在15%以上
行业发展阶段:2016年开启落地试点,当前市场化推广正逐步加速

当前看:政策支持力度不减,技术突破和市场培育有望加速产品推广。“指导意见”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应坚持市场主导、政策推动。2016年以来装配式建筑快速落地主要由政府系列政策所推动,过程中建造成本、市场接受度、监管体系等均在逐渐完善。我们预计随着建造技术、产业配套、市场培育以及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未来行业有望逐渐进入市场推广期,届时龙头企业的前期投入积累有望随着市场的扩大而迎来快速变现。



中金认为,回顾过去的装配式建筑行情,企业的盈利释放往往带动股价明显上涨。以杭萧钢构为例,2016年中央重要政策的陆续发布标志着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式进入落地推广期,叠加公司积极创新技术转让模式,共同为公司打通了盈利变现渠道;2016-2017年公司盈利快速增长,股价最大涨幅达145%。当前看我们认为,一方面行业正处于政策主导下的加速推广期,未来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培育将继续为行业的市场化推广提供动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更加成熟、模式更加清晰、龙头优势逐渐凸显;产业链正进入整体盈利快速增长的机遇期。我们建议关注变现渠道畅通、业绩释放确定性强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